引用本文: 冯梅, 张焱林, 宋志芳, 谢莉, 张耀之, 何国庆, 江雪, 冯佩璐, 银玲, 蔡琳, 吴孝文, 漆贵华, 彭云耀, 张茂杰, 罗凤鸣, 吴小玲, 龚殊, 蒋艳, 李玲利. 华西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一线医疗队武汉驻地内部管理.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, 2020, 19(2): 132-133. doi: 10.7507/1671-6205.202002025 复制
2019 年 12 月,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冠肺炎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简称新冠肺炎)。至 2020 年 2 月 7 日 15 时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确诊病例为 31 233 例,其中,湖北省 22 112 例。已经确定 SARS-CoV-2 可以持续传染人,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,不排除患者体液、大小便内含有病毒[1]。因此,感染防控任务艰巨。为了早日控制疫情,全国各地医疗队进驻疫情最严重的的武汉支援。各医疗队医务人员在诊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,作为密切接触者,自身可能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[2]。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内部的感染暴发,我们在医疗队驻地管理方面认真梳理,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。
1 居住环境
为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,建议队员单间居住。尽管时值冬春,气候寒冷,但严禁使用中央空调。居住地最好为单体空调,若不具备单体空调条件,建议医疗队配备电热毯保暖,避免队员感冒。
2 居住地感染防控
2.1 驻地房间内分区
队员房间内相对分区,建议房间门口设置为污染区,进门前将外出鞋脱至门口固定区域,换拖鞋入内。标准单间入户衣柜处建议为潜在污染区,将外衣外裤挂在衣柜。卫生间设置为缓冲区,入卫生间洗手后换鞋进入清洁区。卧床及办公区域为清洁区。各区有专用拖鞋。
2.2 驻地房间内清洁消毒
房间内清洁消毒,建议队员自行完成,减少与酒店人群接触。每日用 1 000 mg/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和地面。半污染区、清洁区拖布分开。
2.3 队员自我隔离
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 3~7 d,不超过 14 d[3]。队员在病房进行诊治工作时与患者密切接触,作为处于潜伏期的潜在感染者,返回驻地后立即洗澡更衣,并杜绝相互之间入户串门。各种通知、交流等,建议均通过电话或微信方式。
2.4 实行分餐制
为保障饮食卫生和避免交叉感染,建议不要外出聚餐或者点送外卖。每日三餐由专人安排营养搭配均衡的饮食,建议实施分餐制,队员回房间单独就餐。避免过多人群在餐厅聚集。
2.5 强调职业防护
新冠肺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,所以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染的关键屏障。队员在房间外的公共区域活动时,强调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。已明确接触传播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,对于多人频繁接触的高风险区域,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等,建议间接接触,并及时进行手卫生。
2.6 会议管理
因医疗队布置工作需要开会时,建议采用电话会议、视频会议等形式,避免人群聚集,降低交叉感染几率。
3 物资管理
疫区防疫和医疗物资紧缺,为减轻武汉当地负担,同时保障医疗队工作顺利开展,医疗队随队建议携带部分医疗防护物资以及生活物资。
3.1 建立标准化物资清单
建立标准化物资清单,具体包括防护用品清单、应急药品清单和生活物资清单。根据医疗队队员人数和支援天数定期补给。
3.2 专人物资管理
根据工作排班,由专人保管物资并定期发放,避免物资浪费。建议专人对物资领用耗费登记造册,每日汇报,以便后勤部门及时计划补充,避免出现重要物资断流现象。
4 队员健康状况管理
新冠肺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少数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腹泻等症状[1]。这与普通感冒有相似之处,可能造成队员心理压力。为有效保障医疗队安全,需注意以下问题。
4.1 每日询问汇报队员健康状况
包括有无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腹泻等不适,当日工作有无发生职业暴露,若有,需汇报暴露过程,如防护服破损、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掉落、手套破损,有无患者血液、体液喷溅等,根据暴露情况及时给予专业处置。为有利于数据采集,建议使用问卷星收集队员健康状况资料。
4.2 对有症状的队员及时请带队医生查体
若队员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头晕乏力、腹泻等症状,根据症状轻重及时安排会诊,必要时安排 CT、血常规、核酸检测。建议队员出发前进行 CT 检查,以便能与疫区 CT 片对比,排除感染情况。
4.3 增强抵抗力
建议队员进食高蛋白、高维生素饮食,每日室内适度运动,增强抵抗力。
4.4 饮食注意
支援期间,减少生冷、刺激饮食摄入,避免出现腹泻。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,一旦出现腹泻,需要及时排查。
5 关注队员心理状况
身处疫情最严重的武汉,因为高强度的工作,职业防护高要求的戒备状态,防护服、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穿戴带来的憋闷、头晕、头痛不适,以及在队员积极的抢救治疗下,危重患者救治无效离去造成的心理震荡,队员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、焦虑不安。身体的疲倦、心理的压力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。另外,为了避免交叉感染,驻地队员都是单间居住,缺乏队员之间的友情互动,也是可能导致队员情绪低落的原因。因此,为了保障队员心理健康,保持队员心理放松,保证充足睡眠休息,医疗队驻地管理需注意以下问题。
5.1 建议常规给予专业心理疏导
队员的情绪波动不一定表现在工作环境中或与人交流中,因此队员相互之间可能难以发现。建议随队有专业心理医生,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,通过微信群或其他公众平台,每日给予心理疏导相关内容推送,并提供单独心理咨询。
5.2 鼓励队员寻找“树洞”
队员在支援期间,为避免家人担心,一般会报喜不报忧,将忧虑、烦恼自己藏在心底,这会严重影响情绪和休息状态。鼓励队员宣泄情绪,可以寻找同行或生活中的好友充当“树洞”,通过微信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或忧虑,获得支持和帮助。
5.3 鼓励队员发现身边美好事物
在武汉支援期间,每天都有让人感动的事。身边辛苦坚守岗位的队员、表达信任和感恩的患者、深夜接送医务人员的志愿者司机、为医疗队免费快传递物资的快递员等。我们鼓励队员细心观察、用心体会,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,传递更多正能量,增强大家抗击疫情的勇气和信心。
截至 2020 年 2 月 7 日,四川省第一批医疗队支援武汉已经 14 d,在对医疗队驻地进行严格管理后,医疗队全员无一例感染,无心理不适,物资管理有序,账目清晰。新冠肺炎防控任务还没有结束,还需要大家不懈努力,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,争取早日抗疫成功且医护人员身心健康,平安返回原岗位工作。
利益冲突:本文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。
2019 年 12 月,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冠肺炎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简称新冠肺炎)。至 2020 年 2 月 7 日 15 时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确诊病例为 31 233 例,其中,湖北省 22 112 例。已经确定 SARS-CoV-2 可以持续传染人,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,不排除患者体液、大小便内含有病毒[1]。因此,感染防控任务艰巨。为了早日控制疫情,全国各地医疗队进驻疫情最严重的的武汉支援。各医疗队医务人员在诊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,作为密切接触者,自身可能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[2]。为了防止医务人员内部的感染暴发,我们在医疗队驻地管理方面认真梳理,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。
1 居住环境
为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,建议队员单间居住。尽管时值冬春,气候寒冷,但严禁使用中央空调。居住地最好为单体空调,若不具备单体空调条件,建议医疗队配备电热毯保暖,避免队员感冒。
2 居住地感染防控
2.1 驻地房间内分区
队员房间内相对分区,建议房间门口设置为污染区,进门前将外出鞋脱至门口固定区域,换拖鞋入内。标准单间入户衣柜处建议为潜在污染区,将外衣外裤挂在衣柜。卫生间设置为缓冲区,入卫生间洗手后换鞋进入清洁区。卧床及办公区域为清洁区。各区有专用拖鞋。
2.2 驻地房间内清洁消毒
房间内清洁消毒,建议队员自行完成,减少与酒店人群接触。每日用 1 000 mg/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和地面。半污染区、清洁区拖布分开。
2.3 队员自我隔离
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 3~7 d,不超过 14 d[3]。队员在病房进行诊治工作时与患者密切接触,作为处于潜伏期的潜在感染者,返回驻地后立即洗澡更衣,并杜绝相互之间入户串门。各种通知、交流等,建议均通过电话或微信方式。
2.4 实行分餐制
为保障饮食卫生和避免交叉感染,建议不要外出聚餐或者点送外卖。每日三餐由专人安排营养搭配均衡的饮食,建议实施分餐制,队员回房间单独就餐。避免过多人群在餐厅聚集。
2.5 强调职业防护
新冠肺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,所以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染的关键屏障。队员在房间外的公共区域活动时,强调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。已明确接触传播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,对于多人频繁接触的高风险区域,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等,建议间接接触,并及时进行手卫生。
2.6 会议管理
因医疗队布置工作需要开会时,建议采用电话会议、视频会议等形式,避免人群聚集,降低交叉感染几率。
3 物资管理
疫区防疫和医疗物资紧缺,为减轻武汉当地负担,同时保障医疗队工作顺利开展,医疗队随队建议携带部分医疗防护物资以及生活物资。
3.1 建立标准化物资清单
建立标准化物资清单,具体包括防护用品清单、应急药品清单和生活物资清单。根据医疗队队员人数和支援天数定期补给。
3.2 专人物资管理
根据工作排班,由专人保管物资并定期发放,避免物资浪费。建议专人对物资领用耗费登记造册,每日汇报,以便后勤部门及时计划补充,避免出现重要物资断流现象。
4 队员健康状况管理
新冠肺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少数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腹泻等症状[1]。这与普通感冒有相似之处,可能造成队员心理压力。为有效保障医疗队安全,需注意以下问题。
4.1 每日询问汇报队员健康状况
包括有无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腹泻等不适,当日工作有无发生职业暴露,若有,需汇报暴露过程,如防护服破损、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掉落、手套破损,有无患者血液、体液喷溅等,根据暴露情况及时给予专业处置。为有利于数据采集,建议使用问卷星收集队员健康状况资料。
4.2 对有症状的队员及时请带队医生查体
若队员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头晕乏力、腹泻等症状,根据症状轻重及时安排会诊,必要时安排 CT、血常规、核酸检测。建议队员出发前进行 CT 检查,以便能与疫区 CT 片对比,排除感染情况。
4.3 增强抵抗力
建议队员进食高蛋白、高维生素饮食,每日室内适度运动,增强抵抗力。
4.4 饮食注意
支援期间,减少生冷、刺激饮食摄入,避免出现腹泻。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,一旦出现腹泻,需要及时排查。
5 关注队员心理状况
身处疫情最严重的武汉,因为高强度的工作,职业防护高要求的戒备状态,防护服、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穿戴带来的憋闷、头晕、头痛不适,以及在队员积极的抢救治疗下,危重患者救治无效离去造成的心理震荡,队员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、焦虑不安。身体的疲倦、心理的压力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。另外,为了避免交叉感染,驻地队员都是单间居住,缺乏队员之间的友情互动,也是可能导致队员情绪低落的原因。因此,为了保障队员心理健康,保持队员心理放松,保证充足睡眠休息,医疗队驻地管理需注意以下问题。
5.1 建议常规给予专业心理疏导
队员的情绪波动不一定表现在工作环境中或与人交流中,因此队员相互之间可能难以发现。建议随队有专业心理医生,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,通过微信群或其他公众平台,每日给予心理疏导相关内容推送,并提供单独心理咨询。
5.2 鼓励队员寻找“树洞”
队员在支援期间,为避免家人担心,一般会报喜不报忧,将忧虑、烦恼自己藏在心底,这会严重影响情绪和休息状态。鼓励队员宣泄情绪,可以寻找同行或生活中的好友充当“树洞”,通过微信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或忧虑,获得支持和帮助。
5.3 鼓励队员发现身边美好事物
在武汉支援期间,每天都有让人感动的事。身边辛苦坚守岗位的队员、表达信任和感恩的患者、深夜接送医务人员的志愿者司机、为医疗队免费快传递物资的快递员等。我们鼓励队员细心观察、用心体会,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,传递更多正能量,增强大家抗击疫情的勇气和信心。
截至 2020 年 2 月 7 日,四川省第一批医疗队支援武汉已经 14 d,在对医疗队驻地进行严格管理后,医疗队全员无一例感染,无心理不适,物资管理有序,账目清晰。新冠肺炎防控任务还没有结束,还需要大家不懈努力,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,争取早日抗疫成功且医护人员身心健康,平安返回原岗位工作。
利益冲突:本文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。